籃球資訊集合站

超慢跑節拍器下載、虛擬節拍器、180 bpm是什麼在PTT/mobile01評價與討論,在ptt社群跟網路上大家這樣說

超慢跑節拍器下載在[心得] 人人都可以是180,關於步頻,我想說的是- 看板Road_Running

作者[心得] 人人都可以是180,關於步頻,我想說的是
標題track (選了自己的人生)
時間2017-03-02 14:20:26 UTC



人人都可以是180俱樂部-關於步頻,我想說的是......

網誌版:https://www.sportsv.net/articles/38883


自青春期起,就一直羨慕180這個數字,那是段遙不可及的距離;

曾想方設法努力追求多年,卻只有一丁點的進展;

默默地認了這個矮子命,人生,還是得繼續向前行!


哪知在多年後的大叔年紀,再次與180相遇,而這回──

嘿!嘿!嘿!

換作是我來配合180了,

這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呢?讓我好好來跟大家說下去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念高中時,常打籃球,180是高個的象徵,

那時身高不到160,

雖然跑得快、跳得高、空檔投得準,

但在籃球場上,仍不足以彌補這身高的劣勢,

每次分隊挑人時,總是在後段才被選走,

雖有不甘,也只能自認場上貢獻不如人。


但同樣的一批人換到跑道上,

雖說180仍是人高手腳長,相較於我這個短腿,佔盡步幅的優勢,

但鳴槍起跑那一刻,

180同學跨跑兩大步,同時間的我卻快速地跑了三步,

雖自覺這樣跑會很耗體力,但終究是讓我撐到了終點;

而結果,是出乎意料外的大距離完勝!



我,一直是個有能力跑出超高步頻的跑者。



大學田徑隊的時期,在進行短或中距離訓練時,

輕鬆做出高步頻,一直是我的優勢,

但當時認為身材限制與肌力不夠,

奔跑時的步幅不足,導致整體跑速無法達到頂尖,

加上採用超高步頻跑帶來更多的身體負擔與體能消耗,

我的成績就停留在差強人意的水準。

(200m 23’54 ; 400m 53’42; 800m- 2分09秒)。



畢業幾年後,偶而會去跑馬拉松,

當時認為42.195km,若用原本習慣的高步頻腳尖著地跑法去跑,是不可能跑全程的,

於是自廢武功,改採用低步頻後跟著地的方式降速跑;

那時還沒有GPS錶,步頻是多少也從沒在意;

直到近年看了一些書,

發現不同作者卻不約而同地提到應該用「高步頻」跑馬拉松這件事

(其中至少有丹尼爾跑步方程式、姿勢跑法、氣功跑法三本),

引起我的好奇,究竟我現在跑步的步頻,是多少呢?


原來我一直可以輕鬆做到200以上的步頻,

而當時的我,跑馬時只用160以內的步頻在跑。


我身高164cm,腳穿27.5cm鞋;

常開玩笑我是發育期養壞了,

兩個哥哥與一個弟弟身高都有172以上,我卻矮了快十公分;

每次去買鞋,跟店員要我的size試穿時,

總是被投以「你確定要拿這麼大號試嗎?」的眼神,

阿我就是手大腳大,只是沒長到配合這雙手腳的身高而已。


或許因擁有腳掌大、腿短、強壯的大小腿肌、強韌的足部肌鍵等特質,

加上個性急,從小我就有著這樣可快速交替支撐的雙腿;

於是當我看到書上說應該要用180步頻來跑時,

基本上我是不用特別練,只要把頻道轉到這就好。


當年一直恨達不到的身高180,如今挑戰步頻180,對我來說倒是易如反掌!



但為什麼是180呢?

慢點不行嗎?更快不好嗎?


在丹尼爾跑步方程式/氣功跑步/姿勢跑法,都曾提到180步頻這個神奇數字:


*丹尼爾在跑步方程式一書之第二章步頻篇(P.29)提到,

 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時觀察與計算不同跑者的步頻時,

 發現跑者似乎在某個步頻下感到最自在,而這個步頻很接近180/min。


*氣功跑步(ChiRunnung)在第四章姿態專注要點談步頻說到(P.160):

 加速時與其提高步頻,還不如讓步頻維持不變、步幅增大來的輕鬆。

 如果步頻低於85步(左右腳算一步),足部接觸地免的時間較長,

 表示腿部支撐身體重量的時間也較長。相反地,若步頻每分鐘超過85步,

 足部的使用時間明顯較短,節省許多寶貴的能量。

 然後若步頻超過90步/每分鐘,

 原因可能是骨盆沒有運轉,導致雙腿交替速度隨著加速而上升。

 對短跑選手或菁英中距離跑者來說,雙腿交替速度快可能很好,

 但對其他類型跑者來說,這是非常沒有效率的跑步方式,

 因為加快雙腿交替的速度會增加股四頭肌與腿後肌群的工作量。


*跑步該怎麼跑?一書中,羅曼諾夫博士也認同丹尼爾的觀察發現;

 不良的跑法根本不可能維持如此快的步頻(P.90)。

 另第十六章 高步頻的重要性(P.95),

 步頻講的不只是跑步時雙腿轉換支撐點的速率而已,它是好的跑步技術精隨

 轉換支撐點時,我們開始自由落下,然後讓重力加速的力量帶動我們前進。

 支撐點轉換得越快,重力引力的干擾就會越少,我們也就跑得越快。


三位跑步專家,竟都推崇高步頻的跑法,

這讓之前「假會」降頻跑馬的我,產生想一探究竟+何不來試試看的念頭,

反正加快步頻到180/min,還不需要花時間特訓。



剛好趁打算改姿勢砍掉重練之際,先將原先Garmin Forerunner 10升級為225,

多了記錄心率與步頻的功能。

然後我展開一邊練姿勢跑法的基本動作,一邊嘗試提升在「長跑」時的步頻。



覺得一直看錶對步頻很麻煩,

我在APP store上隨便下載了一款節拍器,把節奏調到180/min(每秒三下),

拿著手機聽節奏跑;

一開始很不習慣用「快」節奏「慢」跑,

過去切到高步頻都是在跑短距離時使用,

比賽一開始就是拼命催到最高頻,從來沒在算一分鐘是跑幾步的;

所以當步頻一拉快,身體很自然地就無法「慢」跑,

然後很快就會開始喘,接著心肺受不了,就又只好降頻(降速)跑,

初期試驗結果,竟是無法持續維持書上要求的180

(我原先以為180對我來說應該很輕鬆)。


這時的我認為,大概是我的心肺功能不足吧!

還無法適應採用高步頻跑長距離的賽事,

持續努力練下去,一次比一次進步一些,未來應該會更好。



這段時間,我的跑量不多,很多時間都在抓感覺;

感覺腳掌著地、感覺順著重力落下、感覺兩腳轉換、

感覺輪流落地與拉起、感覺180的步頻。


有一天在操場上,研究變速跑時,我突然領悟了書上說的速度控制秘訣:

速度=步頻*步幅,

這三者之間是這樣互相搭配運作的-


過去練短距離時的我,要提升速度,直覺就是加快步頻&拉大步幅;

反之,要放慢速度,就是調慢步頻&縮小步伐。

所以之前在跑變速跑課表時,過程會很忙碌,

一下要提高步頻+跨大步,一下又要降頻+縮小步,

沒多久又要加快加大,幾次變速下來搞得身心很快就疲憊;

當時認為這是合理的訓練(或磨練),這麼快累就是能力不足!

能力不足就得多練再精進!

那時因為我的步頻幾乎已經快到極限了,比較沒有進步的空間;

於是把重點放在練重量與提升心肺耐力,

藉腿部重量訓練提升推蹬力去增加步幅;

藉提升心肺能力去應付更久的高頻奔跑;

這樣想並沒有錯,成績也確實朝這個方向再進步,

但要我用這樣的跑法去跑1500m以上的比賽,

說真的我是完全不敢,也才有後來長、短跑用兩種不同跑姿的狀況。



回到那天跑變速跑,其實那時也不是在練什麼嚴謹的課表,

只是在試書上提到用腳掌拉起高度配合落下產生不同步幅的練習,

因繞著操場在跑,

剛開始先將腳掌往屁股拉到腳踝高度,

跑個100公尺後,換拉到小腿高度,

再跑100公尺後,拉到膝蓋高度,

當時只專注在拉起的高度,完全沒去想步頻;

但因前不久才練180步頻(答答答)習慣了,

在試拉不同高度的過程中,我無意識地一直用180的步頻在跑,

拉高時因腳掌被拋得遠,步幅大,速度就上去;

拉低時,腳掌較快落地,步幅小,速度就降下來;

突然有種在騎自行車切換輪盤的感覺,

在定頻下,我的中心轉速不變,

靠著腳掌拉抬的高度,創造你要的大輪胎或小輪胎;

大輪胎跑得快,但比較累,小輪胎反之;

在定頻下變速,好處是心肺的負擔比較輕

[加頻需要額外作工,相較於加步幅只需用腿後肌群把腳拉高(肌腱的彈力也會幫忙)

 來的累很多]。

於是跑變速跑時,我不用忙著加頻又加幅,

採用定頻,然後只專注在控制腳掌的拉起高度,製造所需要的大小步幅就好!


想通了這一點,我重新開始變速跑的練習;

從6分半速開始,把步頻調到180,這時步幅得配合縮小,

動起來根本就是一步貼一步地腳掌低空交換前進,嚴格說起來不像是跑步,

但因每步都踏在重心上,雖然同樣距離多跑了好幾步,但卻沒想像的累;


然後我把腳拉高,瞄一下錶上的即時速度,速度加上去了呢!

跑100m後再拉高,速度又再往上加;

原來變速跑是在熟練這樣的速度控制呀!


想通這件事後,我發現:

180的步頻,其實男女老少高矮胖瘦,不論何人,不用特別加強訓練都能做得到;

這不是給人信心的客套話,能否達成的關鍵,在於腳掌拉起的高度;

當你腳掌離地只有一點點,要讓它放下來自然也就快,然後換另支腳再拉起,

180的步頻就達成了;

但問題在哪裡?

這時你的步幅可能小到好像裹了小腳在前進,會覺得自己不是在跑步,

沒人能接受這樣跑!

而跑速=步頻*步幅,所以這個時候就是所謂的「高步頻慢跑」狀態(步幅超小);

雖然說這樣跑感覺有點丟臉,但具備這個能力,對跑步效率是很重要的。


無論如何先讓自己習慣步頻180,讓身體記住這個節奏感後,

丟掉你的節拍器,關閉你GPS錶的步頻顯示,

用體感去執行一秒三步的頻率,應付接下來的所有狀況,

你將會讓跑馬拉松的過程變得簡單。


要升速,並不需要特別加快步頻,主要是將腳掌拉高些,

因為你在奔跑過程中有向前落下的速度,

當腳掌拉越高時,爭取了更多將腳掌拋出的時間,兩次落地的距離增加,

其實就是每步的步幅增加,

這就是「步幅不是腳主動跨出來的,而是腳掌拉高被拋出產生的結果」在說的事。


想跑更快,就得拉更高,但在拉高的同時,仍得保持高步頻;

步頻可換算每步時間,

而每步時間=觸地時間+騰空時間,

因拉高增加了騰空時間,

所以拉高後若還想保持一樣的步頻(每步時間相同),就必須減少觸地時間;


觸地時間減少有個理想值,

過短的觸地時間會導致落下不足,沒有充分運用重力向前落,

也會讓肌鍵沒足夠時間拉到最緊繃,儲存更多回彈的力量;



丹尼爾博士以經驗統計結果回推,長距離的最佳步頻落在180~190,

短距離選手為達極速,雖可將步頻提升到200以上,且仍有足夠落下角製造大步幅,

但因無法善用肌腱的回彈力,肌肉容易緊繃,且耗能太快,無法持久!


習慣步頻後,要加快速度跑時,就是把腳掌往屁股方向拉高,

若因此無法長時間維持180步頻,基本上就是肌力不足,

觸地時間太長,無法彌補拉高腳掌時所增加的騰空時間,

所以得練腿後腱肌力,讓腳掌拉得快且及時。


想通這些東西後,跑馬過程,就被我簡化成「全程使用步頻180前行」;

起跑,腳踝高度(小步)180暖身;

提速,小腿高度(M配速)180;

上坡,腳踝(小步)180;

累了,腳踝(小步)180;

衝刺,膝蓋高度(大步)180;

全程180的好處,你的心臟不需要一直變頻(變頻冷氣很貴的,負擔會較重),

全程定頻,只要專注去控制拉起高度。



至於為什麼是180?

其實180的一切,是為了確保每一步都踩在重心上(或附近)。


為什麼要踩在重心上呢?

如此不會有太多的減速剎車效應(腳落地若踩在重心前方,會先剎車才能往前),

也不會站不住而跌倒(腳落地若踩在重心後方,準備仆街或跌個狗吃屎),

180的步頻,能讓你八九不離十地落在身體重心延伸線上!


步頻比180快好嗎?

OK的,每個人身高腿長比例不同,腿短的人,頻率比較容易練快,

若能練到步頻190甚至200以上,只要落地時仍踩在重心,

並配合最佳(剛好)的前傾落下,形成似圓輪胎滾動的結構即可;

但不論高矮胖瘦,180是基本要求。

步頻過快可能會產生兩樣缺點:

1.利用重力落下的角度可能不足,

 等於還沒充分利用重力前進完畢,就急著把腳拉起來,會有點像原地跑;

 也如水中游泳,在還有前進的動力時,你就急著划手。

2.肌腱壓縮的彈力位能不足,

 無法充分運用回彈力將腳掌帶起。



最適步頻在180的原因,除了丹尼爾博士觀察與統計菁英選手的結果推論外,

我自己倒是有幾個關於180成為最適步頻的原因發想如下:

(這部分我還在找資料研究中,還沒發現有誰精準地去計算出這個最佳數字,

 若有人有相關資訊,很希望能提供給我研讀,謝謝)


1.步頻180,相當於一秒鐘三步;一圈是360度;

 我們身在60進位的時間空間裡,秒是時間最小的計數單位;

 轉一圈會是秒的倍數;這裡先假設跑步時有個假想圓,祂轉一圈是一秒,

 於是一步就是120度;三步剛好繞一圈;

 跑步時雙腳就可穩定地在圓上的固定三點不停轉換;

 若步頻拉到190,無法整除,就沒那麼剛好,雙腳交替轉換雖仍形成似輪胎的結構,

 但每次的支撐點因為不能整除而一直在改變。

 我們在跑長距離時,因為身體很需要這樣重複穩定的節奏,

 雖說步頻拉高有助短時間提速,但長期下來反而沒那麼有效率,

 所以馬拉松跑者只需把步頻放在180~190間就好(有身材差異或測量上的誤差)

2.一秒三步,直覺上就是個平衡的數字,

 占星學在命盤分析上的三分相

 [兩星座(指太陽星座、月亮星座、水星、金星等)在黃道十二宮上的投影角度成120度],

 是吉相位,代表協調、順暢之義;

 步頻180(每秒三步)的轉動剛好符合這個角度。


3.數學上三點能定義一圓,

 左右腳輪流均衡地以三步為一循環,能讓雙腿保持繞等大的圓前進,

 如此會最接近如同固定直徑的圓形輪胎向前滾動。

 (長距離跑步時若忽大忽小,效率是不好的)


180步頻會很難嗎?

不會的,只要你用小碎步,人人都可以180。(只是你會發現你在龜速前進)

但練習這樣的龜速前進,卻會是你跑馬生涯的一大步。



已經會180龜速跑後呢?

換成中輪胎練習,一樣用180的步頻再跑跑看,這時你需要較強的肌力來轉動。

步驟1.腳踝拉高到小腿高度;

步驟2.縮短腳觸地時間(才來得及維持180);



學會180中速跑後呢?

換大輪胎練習,用180的步頻再跑跑看,你需要更強的肌力來轉動

步驟1.腳踝拉高到膝蓋高度;

步驟2.拉起時除了利用腿後腱肌群外,

    試著去感受&運用阿基里斯腱拉緊繃後的回彈力,順勢帶起後跟幾乎觸及屁股;

步驟3.腳觸地時間要能更縮短(會很急,才來得及繼續維持180))



隨著輪胎用的大,你的體能消耗也多,

你會發現當用小輪胎時,很輕鬆前進,換中輪胎時,比較容易累;

大輪胎則根本無法維持多久;

但當你擁有下半身的這三款輪胎時,

你的傳動軸轉速,得盡力維持在180轉,

然後用你的肌力,去切換大、中、小輪胎的使用;

用你的體能,去維持長時間持續轉動。


高手具有強健的肌力與體能,可長時間持續維持使用大輪胎滾動;

一般人跑馬,可能只具備中輪胎與小輪胎,

當體能下降時,更別勉強想繼續使用中輪胎

(軸心轉速會變慢,容易跨大步落地點跑到重心前方,反而降低跑步效率,

 加上增加膝蓋衝擊力,導致更累),

不如更換成小輪胎好好滾,比較省力,輪軸也比較不會壞。


遇到跑上坡、下坡也是類似換檔換輪胎的概念,

上坡時用小輪胎,大輪胎太耗費體能會滾不上去;

下坡時也用小輪胎,若用大輪胎可能會滾太快而失控摔倒!


當然要維持這樣的180步頻跑,除了腿部肌力加強外,基礎體能還是需要的,

就像性能再好的車子,也要有油才能跑得動,而且最好還能裝很多油。




無為而跑,讓跑步的過程越簡單越好,

就像一顆圓球在地面上滾,很多動作,就順其自然地讓祂發生。


只有步頻是你主動去控制,從頭到尾定頻在180上下就好

(這裡的180指的是廣義的180,每個人可以視情況去找到自己的最佳頻率,

 通常會介在180~190間)

然後視情況選用哪種輪胎去跑

(不要一直換輪胎,學會去感受環境,需要才換,要不然會搞得自己很累),

而其他都讓它自然發生的(步幅、速度、心率),直到最後衝刺的射程距離!



總結-

這些是我砍掉重練一年半來的心得:

(1) 人人都可以是180(步頻)俱樂部。


(2) 180(步頻)是為了確保每一步都踩在重心上。

(3) 先學會用180步頻「慢」跑(腳踝高度)。

(4) 接著練點相關肌力,用180步頻中速跑(小腿高度)。

(5) 再多練點肌力,具備用180步頻快跑能力(拉到膝蓋或更高)。

(6) 短距離衝刺跑,試著讓步頻極限更快。(尤其如果180快跑對你來說有點吃力時)

(7) 找出自己最適的步頻(可能會在185上下)與腳掌拉起時間高度配合。

(8) 累積跑量,鍛鍊出足夠體能,去支持長時間用最適步頻奔跑的燃料。

(9) 加強鍛鍊肌力,具備長時間用最適步頻把腳拉高的能力。

(10) 訓練馬拉松能全程定頻跑,以不變(步頻)應付萬變(馬拉松過程)。



180與我的故事寫完了,證明了老天是公平的,

祂關了我身高180的窗,但補了我步頻180這道門,相信你也是可以的呀!




這幾天為了寫這篇文章,搞得我書桌一團亂,跑步也少跑了好幾公里,

不過重新把多本書上關於步頻的敘述再看過一遍,

倒也因此覺得自己跑起來的下半身更接近輪胎了,

用滾的應該比較快,哈!哈!


個人的練習與閱讀心得,提供給大家參考,有興趣可以試試看;

你會發現人體真的是一件非常精巧的機械,

試著去認識他,了解他,刺激他,然後看他反應,跑步也可以是很好玩的!


--

推 chieher: 說真的,我覺得 180 就只是好算 + 好記而已。這數字沒有 03/02 14:27
→ chieher: 這麼神奇。事實上菁英選手的步頻分佈從 160 到 200 以上 03/02 14:27
→ chieher: 都有,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,就可以很快。 03/02 14:29
推 Kuwh: 我一直都是自己隨便亂跑, 直到最近買了錶以後才發現我天生 03/02 14:45
→ Kuwh: 就是180 XD 03/02 14:45
推 juniorpenny: 原po可否分享自己的步頻180的影片呢?謝謝 03/02 14:50
推 smc0911: 幫推 03/02 16:13
推 soqqcat: 感謝分享唷:) 03/02 16:29
推 ccwwanger: 我是新手,這是非常棒的一篇心得,解決我對步頻的疑惑 03/02 16:55
→ ccwwanger: 非常非常感激 03/02 16:56
推 jim60208: 同意jay 只要跑得下去 不受傷 就是ok的步頻了 03/02 17:52
推 xian0613: 感謝分享心得 :) 03/02 19:44
推 prodd: 輕鬆跑170,用七分力跑184路過……。 03/02 20:35
推 bombilla: 我也是很自然的就180~200,但朋友都說是因為腳短…… 03/02 21:26
推 v3dys6f3a3j5: 180有差喔 不單單只是速度問題 還會牽扯到你姿勢 03/02 22:57
→ v3dys6f3a3j5: 呼吸等問題 我覺得步頻真的很重要 03/02 22:57
推 Signbar: 感謝分享 03/02 23:04
推 jxigjll: 180真的是剛好的步頻,實用推。很多跑者也都推薦此步頻 03/02 23:08
推 ug771: 謝謝分享,想試試 03/03 00:01
推 jack77: 很棒的心得分享,謝謝 03/03 01:02
推 cryptal1987: 感謝分享 很好的文章 03/03 01:35
推 acherley: 好文 03/03 02:04
推 ksfable: 好文推 03/03 03:37
推 andrewla: 剛買錶一測就發現自己落在178-186 跑起來蠻舒服的 03/03 12:41
→ jackh: 謝謝分享 03/03 14:27
推 xblade: 步頻與身高與腿長有很大的關係,腿短矮者很容易190+ 03/03 17:34
推 lfk456: 我最近才發現我跑已久200步頻 用在半馬全馬上很快就降速 03/04 13:27
推 Neno: 180真的不是絕對,也不要為了追求180而大改,捨本逐末了,1 03/04 22:36
→ Neno: 80是統計結果但卻不是絕對,丹尼爾書的解釋應該不是這麼解 03/04 22:36
→ Neno: 釋的 03/04 22:36
推 Addidas: 03/05 02:52
推 n0029480300: 感謝分享 很棒的文章 03/05 13:23
→ trusti: 原來我是前幾樓講的短腿190up 03/05 13:51
推 jingyi620: 謝謝分享!! 03/06 07:53
推 timj23: 感謝分享+心有戚戚焉 03/06 12:04
推 ppit: 今年名古屋馬的女總二步頻超高220+ 03/22 09:45
推 piliandy: \⊙▽⊙/~by PTTNOW~ 11/11 17:04
推 romeogigli: 感謝分享,我正在練習180的步頻,其實輕鬆很多 10/17 21:46

超慢跑節拍器下載關鍵字相關的推薦文章

超慢跑節拍器下載在跑步節拍器- 訓練你的步頻- Google Play 應用程式的討論與評價

不管是慢跑, 5K, 10K, 半程馬拉松或全程馬拉松訓練, 今日開始使用(數碼步頻助手) 跑步節拍器 輔助你的訓練吧 ⛅ 戶外: 準備好你的裝備 , 從程式選定步頻及節拍後 ...

超慢跑節拍器下載在在App Store 上的「節拍器」的討論與評價

下載 「節拍器」並在iPhone、iPad 和iPod touch 上盡享豐富功能。 ... 吉他組合裡的節拍器載有不同速度和節拍,其視覺指引能助您在練習中保持平穩的速度。 主要功能包括:.

超慢跑節拍器下載在超慢跑「節拍器APP」之設定方式 - 優雅筆寄的討論與評價

練習超慢跑,下載此節拍器APP,並按照下圖設定即可,非常簡易!跑完20分鐘真的沒什麼累的感覺, 雖然跑的距離跟以前一般的慢跑差不多,但是消耗的熱量 ...

超慢跑節拍器下載在ptt上的文章推薦目錄

    超慢跑節拍器下載在By 境好出版| 【下班去運動】 #超慢跑怎麼跑收到很多人來問 ...的討論與評價

    【下班去運動】 # 超慢跑 怎麼跑收到很多人來問,到底該怎麼設定 節拍器 哼哼...我們直接把教學步驟做成影片 , 學起來之後, 來試試看這個很讚讚的居家運動 !

    超慢跑節拍器下載在最新節拍超慢跑!一年甩肉24kg、4個小技巧助減脂降三高的討論與評價

    節拍器 設定:只要利用手機下載節拍器相關APP(App Store/Google Play,直接收尋節拍器),並設定步頻為180步/分鐘。 ... TIP:進行節拍超慢跑時,可以謹記 ...

    超慢跑節拍器下載在最新趨勢觀測站- 徐棟英超慢跑節拍器app下載的推薦與評價的討論與評價

    您即將離開本站,並前往超慢跑节拍器Super jogging 180 BPM Metronome - YouTube ... 【5蝦咪好看】五個跑步配速app! 於dietwikitw.com. #4. 徐棟英超慢跑- Brigitte. 於 ...

    超慢跑節拍器下載在2022超慢跑節拍器下載-智慧型手機整理開箱評比的討論與評價

    下載 「節拍器」並在iPhone、iPad 和iPod touch 上盡享豐富功能。 ,2016年7月14日— 音樂是最好的... 超慢跑节拍器Super jogging 180 BPM Metronome | 數字 ...

    超慢跑節拍器下載在「跑步節拍器」訓練步頻的好幫手,慢跑、馬拉松都適用!的討論與評價

    軟體下載:在Android 手機中開啟Play 商店,搜尋「跑步節拍器」即可下載安裝,或「按這裡」從網頁遠端安裝。 操作畫面:. 開啟App 所有功能就一目了然,預 ...

    超慢跑節拍器下載在慢跑節拍器 - tiptop erp的討論與評價

    在以下情况可以使用节拍器: 乐谱上会标示演奏速度。 · 給初學者的建議: 如果你是剛開始練習節拍超慢跑,可利用節拍器來輔助,只要用手機下載節拍器 ...

    超慢跑節拍器下載在【超慢跑節拍器下載】「開心果節拍器」高質感的節... +1的討論與評價

    下載 「節拍器」並在iPhone、iPad 和iPod touch 上盡享豐富功能。 ,由音樂家設計的免費互動節拍器應用程序和速度訓練器。 ... 於1applehealth.com. #2. 超慢跑节拍器Super ...

    超慢跑節拍器下載的PTT 評價、討論一次看



    更多推薦結果